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为何德国是全球“隐形冠军”最多的国家?

来源: 之新网 时间: 2016-12-03

“隐形冠军”一词由德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所谓的隐形冠军,大致有三条标准:一是在本行业处于数一数二的领先位置。二是营业额在二十亿美元左右。三是在其专业领域尽管鼎鼎有名,但不为普通公众所知晓。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企业在德国大约有1400多家,占全球的一半左右,它们不仅拥有独特的产品和技术,而且还掌握着说一不二的定价权。当然,隐形冠军的定义众说纷纭,统计的数量也各有不同,但这并非本文的重点。以笔者对德国企业的观察,更倾向于把“隐形冠军”理解为那些在产品质量、种类和技术等方面具有独特竞争力、具有一定市场垄断性的中小型企业。


隐形冠军到底有多牛?我们来看看几个例子:


豪尼(Hauni):世界卷烟机械市场的领袖。豪尼可以说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全套卷烟生产系统的企业。他在高速卷烟机械市场上拥有90%的份额。


德彩(Tetra):拥有全球热带观赏鱼饲料50%以上的份额。


巴德尔(Baader):全球最大的鱼类加工设备生产商,拥有这个领域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杰里茨(Gerriets):这是个专门制作舞台背景的公司。而且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大型舞台用中光布的生产商,仅此而论,他的市场份额是100%。


一家中小企业可能只生产齿轮或者螺丝钉,却将其销售给全球各个行业的应用商,不管铁道钢轨还是化工机床,不论是汽车还是家具,可能都在使用这家公司的螺丝钉。比如德国伍尔特公司,只生产螺丝、螺母等连接件产品,却在全球80个国家有294家销售网点,仅在中国就在20多个城市建立销售分公司。其产品的应用更是上至太空卫星下至儿童玩具,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领域,年销售额达到70多亿欧元。


德国海因公司是一家只有700万美元年收入的公司,生产专供小孩用来吹肥皂泡玩的“普斯特菲克斯”牌肥皂水,产品却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高度专业化,不搞多种经营,向深度进军而非广度扩展是“隐形冠军”公司的一大典型特点。它们不像大型企业那样占据整个行业,并极力在产业链上游、下游进行纵向延伸,成功的小型企业只是生产单一的专业产品,却努力将这个产品的市场横向扩展,销售到全球、应用到无数的行业中。


这类企业仅生产一类产品却可以在所有应用领域“赢家通吃”,在全球占据极高的市场份额。如生产滤水器的布里塔公司,占据全球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85%,由于它们生产的大都并非终端消费品,这些企业并不为一般大众所知,这就达到了所谓的“隐形”,但它们却往往成为应用企业的不二选择,成为真正的“冠军”。 西蒙教授表示:“这些小公司是德国经济的核心。它们为所有公司(无论大小)提供了关于如何增长、如何创造就业以及如何创新方面的宝贵经验。”


德国隐形冠军之多,可以说枚不胜举。众所周知,德国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发展史上不过是后起之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德国成为一个拥有全球最多隐形冠军企业的国家呢?


原因很多,比如技术创新能力、注重工匠精神、细分市场、长期性战略目标、行业专家、独特的商业模式等。上述因素固然重要,也是多数成功企业所具有的共性,但无法解释为何那么多隐形冠军偏偏出现在德国。这正如一颗果树,尽管嫁接、修剪、果枝培养、授粉等工作很重要,但并不完全是果树良好生长和丰产的主要原因。


决定性因素应该是土壤。一般而言,土壤的肥沃度对果树的长势很重要,但并不是绝对的。有的果树适宜在贫瘠的土地甚至在沙漠上生长,而在肥沃的土壤里却无法存活,反之亦然。因此,什么样的土质才能生长出什么样的果树。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来加以满足,隐形冠军所需的土壤也就是德国民众的消费心态和意识。那么造就隐形冠军的土壤或土质究竟是什么呢?


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在欧洲部分国家的访问和考察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意大利首都罗马火车站附近的多条街道上到处是中国各类商品的批发和零售店,该国其他城市如米兰、都灵、佛罗伦萨等都有中国商品的专区批发店,西班牙和许多东欧国家除了首都地区,在二线城市,中国商品批发店,零售店也随处可见。


相反,德国就没有这种现象。以德国经济、商业、人均收入最高的慕尼黑为例,十年前,正当中国商铺在欧洲许多其它国家高速发展之时,一批中国商人看中了慕尼黑这块欧洲风水宝地。他们在离市中心七公里左右、交通十分方便的一座商业大厦内租赁了几层楼,建立 “中国商贸中心”,经营各类中国商品,里面有十几家商铺,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同时他们在慕尼黑的商业街"奥古斯腾大街(Augusten)”以高租金试开张了三家零售店,计划把这条二公里长的商业街打造成“中国商业街”。


可现实非常残酷,德国慕尼黑市不吃欧洲其它国家那一套,也就是说,慕尼黑的消费土壤不适合或不接受在欧洲其他国家流行的“中国商铺”模式。不到一年,整个“中国商贸中心”和三家零售店停业关门。部分商家还不死心,又在离高速公路较近的慕尼黑“欧洲工业园区”内租下整整一层楼,开设了近十家中国商品批发店。可是结局一样残酷,不到半年照样关闭。由于中国商铺在欧洲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实在太诱人,因此不断有中国人在慕尼黑市内包括人流很大的火车站附近尝试经营中国商品零售店。当然,最后的结局都一样: 关门停业。

慕尼黑如此,德国其他地方也一样。在德国各大城市,很难发现成片的中国商铺或有一定规模的中国商贸中心。为什么作为欧洲经济和消费水平最高城市之一的慕尼黑和其他主要的德国大城市,连一家像样的中国商品批发店和零售店也生存不下去呢?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涉及到德国民众的消费标准和消费意识。


可以说,德国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近乎苛刻的,总体上能吸引他们消费的并不主要是价格,而是他们认为有品牌价值为后盾的企业,即隐形冠军。这些隐形冠军们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并不是通过广告、炒作、超强的营销方案所形成,而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以来隐形冠军在了解到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后,为消费者量体裁衣式的客户定位、质量为上、亲近服务所形成的。

以电锯为例。德国一些仓储式超市经常有价格一百欧元左右、由发展中国家生产的电锯出售,而闻名于世的德国隐形冠军“斯蒂尔(STIHL)"电锯售价大多是一千欧元起,甚至达三千欧元。在许多德国朋友家里,几乎都是清一色的“STIHL" 电锯;还有一个生产童桌的隐形冠军“摩尔(MOLL)", 其生产的童桌价格一般上千欧元,而差不多同类型的其它厂家生产的价格是二百欧元左右; 还有生产厨房电器的隐形冠军“米勒(MIELE)",相同功能的电器价格甚至比西门子还贵一倍; 又如德国大型连锁园艺商场的隐形冠军“登纳(DEHNER)"提供的花草植物价格比许多大型超市贵出几倍,但“DEHNER"公司的花草植物还是德国消费者的主体市场,DEHNER 提供的不仅仅是花草产品, 而是其背后一对一的服务和咨询,包括为客户提供如何用它们公司的植物来设计,美化自己的家庭园艺的咨询,所以DEHNER 拥有的不是花草销售员,而是花草植物专家,顾问和园艺设计师。


一些德国朋友,只要能消费得起,就尽可能购买隐形冠军的产品,因为他们高度认同和信任它们的产品,并愿意为此付出高价。一个德国朋友二十平方米的藏书房,他用的是隐形冠军“胡尔斯塔"的木质带推门书架,为此他投资了近二万欧元。他说,用 H?LSTA 的书架不仅是爱书者的品位,更是用 H?LSTA 带灯书架是件让他放心使用的事,灯也可以做到十几年不坏,而且木质书架内配金属可以做到永久不弯,不会引起推门受阻的情况。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或许能发现德国民众的消费土壤,并了解这种特色的消费土壤又是如何推动德国隐形冠军形成的。德国消费者认同隐形冠军产品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隐形冠军的产品转售率高。由于德国这块消费土壤对隐形冠军产品认同率高,可信度强,如果转手出售,其价值并不会因二手货而损失惨重,其价格同样会远远高于非品牌的新产品。而同类非品牌产品如果作为二手货出售,就只能作旧货处理,甚至会不值分文。


这就是德国的总体消费土壤。可以清晰地看到,隐形冠军所做的一切,都是主动去适应这片土壤,因为他们知道,技术创新、到位的服务,极优的产品质量等,消费者是看在眼里的,而且愿意为此买单。同时这片消费土壤也以它的良好消费心态和意识,促进了隐形冠军在经营的各个环节中更加完善,去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愿望,这二者起到了共生互补的作用,所以德国的消费土壤促进并打造了优者更优的德国隐形冠军。


那么是否有不法企业来造假和模仿隐形冠军们的产品呢?可以肯定地说,造假在德国企业中几乎不会发生,不只是德国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及强大的执法能力,而且造假产品在真正的消费群体不仅没有市场,而是他们会主动监督甚至去投诉不法企业:土壤会自动对土质进行改良,对于来自其他国家的假冒或仿造隐形冠军的产品,在真正的德国消费群体里是没有市场的,因为他们购买的不只是外形,而是隐形冠军们的内在品牌价值。




相关阅读


德国制造的童话:从厚颜无耻到卓越



100多年来,无论是一战和二战前,战后重建,还是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即便美英趋之若鹜追求“金融神话”时,德国始终坚守立国之本,也因此成为在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的西方国家。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说,“德国制造”在百年的起起伏伏中走到现在,根本上说靠的是勇敢接受挑战,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强大自己,而这也正是现在刚走向世界、面临转型的“中国制造”所应学习的。


德国制造126年的历史就像一个童话


德国的企业家在19世纪中期开始被英国人称为是最卑鄙的工业间谍。他们的产品被当作廉价处理商品在英国本土及殖民地倾销。为了保护本国产品的利益,英国议会通过商品法案,在德国产品上打上耻辱的印记“德国制造”,这个令德国人尴尬不已的决定却出人意料地激起了德意志帝国工业界令人震撼的反应。

他是一个友好、优雅和风趣的人。他在英国伦敦自称为施鲁普先生,在那里的工商业界受到热情欢迎。这个德国绅士风度翩翩地参加伦敦工商巨头的聚会,向主人家介绍自己“个人对钢铁产品感兴趣”,英国企业家并没有对他产生戒备心理,反而详细地向他介绍了英国最新的钢铁生产流程。但这些英国企业家不知道,这个深藏不露的德国人却在品着威士忌,抽着雪茄聊天的时候,轻松地窥探了英格兰的顶尖技术,以便在德国生产类似的产品。


这个在英国化名行窃的技术间谍,后来被英国情报机构发现,原来是来自德国莱茵河畔的工业家阿尔弗雷德·克虏伯。这个钢铁大王来自埃森,后来制造了著名的克虏伯大炮。他不是去英国刺探技术情报唯一的人。不过,不是所有的工业间谍都能像克虏伯先生那样高贵优雅而轻松地获得大不列颠的技术情报。有的德国人行为恶劣,自然不能如愿以偿。比如一个叫荷西的德国人就曾对英国的一家炼钢厂的主管进行逼压,要他说出厂里最先进的工艺流程。当然,英国人不会吃这一套,就派人去报了警。然而在警察到来之前,这个荷西已经逃之夭夭。


为何会发生如此情况?如果我们把当时英国与德国的工业发展状况相比较,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当时,经过18世纪的工业革命,英国工业已经高度发展,成为世界科技的标杆。相比之下,德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国,其科学技术几乎相差了半个世纪的发展距离。


“无耻之尤”,这就是当年德国人在英国人眼里的形象。不少德国人几乎是肆无忌惮地复制英国产品,制造二流质量的商品,并以倾销的价格流入英国及其海外市场。在德国,当时工人工资低,工作时间又被资本家无限延长,这使得商品成本非常低廉,其价格在世界上具有强势的竞争力。“价廉货次”,就是对当时德国不少产品恰如其分的写照。


当时,英国谢菲尔德公司生产的剪刀和刀具在市场上具有最高的声誉,谢菲尔德的刀剪都是用铸钢打造的,经久不坏,被称为最锋利而又经久耐用的刀具,所以价格不菲。德国索林根城的刀具剪子制造商假冒这个名牌,把自己的产品也打上英国“谢菲尔德”或者“谢菲尔德制造”的质量检查印章出口国外。然而,他们的模仿产品,却是用铸铁打制的,看起来和谢菲尔德的产品相似,可是,无论是锋利还是坚硬的程度都不能与之相比。


这件丑闻曝光后,英国人再也不能容忍德国人的这种卑劣手段了。英国的企业家们发起了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首先是谢菲尔德刀具生产商在伦敦发起抵制德国无耻行为的运动,他们要求所有来自德国的产品,必须贴上“德国制造”的标签。后来,在1887年4月23日,英国国会通过了《商品法》(Merchandise Act),并把这个条款写了进去。从那时起,所有德国产品要进入英国本土或殖民地市场,都必须打上“德国制造”的印章。英国商人们希望用这样的印记来吓退消费者,让他们对德国产品嗤之以鼻,转而购买英国产品。


1887年的8月23日于是成了“德国制造”的诞生日。“德国之声”称,从126年前的那个日子后,德国人争气地让自己销售到世界各国的产品比当地货的口碑还要好,100多年来,德国源源不断从中获益,任何一件“德国制造”产品“都像一块热气腾腾的蛋糕”,受到各国的欢迎。《南德意志报》称,“德国制造”126的历史就像一个童话。它也是德国在二战后崛起的密码,欧债危机中仍“一枝独秀”的答案。


从“厚颜无耻”到“光荣之源”


“德国制造”给德国百年来持续不断的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也引发不少国家的羡慕。《纽约时报》称,德国的强盛关键来自于制造业。美国《外交》杂志曾刊登担任过美国财政部长顾问及奥巴马政府汽车产业首席顾问的史蒂文·拉特纳的文章,文章标题就是“德国成功的奥秘——欧洲的制造业强国能给美国什么经验”。


时隔百年,如今已经基本放弃制造产业的英国深陷金融危机,英国媒体面对德国稳健的发展也望洋兴叹。英国《每日电讯报》称,和英国、西班牙相比,德国不仅经济增长仍然强劲,而且其失业率甚至不到英国、西班牙等国的一半,这让债务危机缠身的欧洲各国不得不唯默克尔领导的德国政府马首是瞻。


克虏伯的工业帝国


英国人对德国产品的抵制,以及若洛克斯教授对德国产品所做的毁灭性评价,都引起了德国人的彻底反省。后来的10年间,大多数德国公司都铭记了若洛克斯教授的话:“用质量去竞争”,对自己的产品严格进行质量把关,设计上敢于创新,加上德国工人阶级的吃苦耐劳,成就了德意志帝国经济史上的伟大转变。这个世界上“最无耻”的伪劣产品生产国展开了一场为质量而战斗的战役。

这年春天,钢铁大王克虏伯像平常一样,骑马到工厂。他身材高挑瘦削,头戴折叠帽,身穿紧身夹克,脚着齐膝马靴。从位于埃森湖边,那座拥有269个房间的王侯规格的胡格尔山庄,一路小跑到10公里开外那座属于他的钢铁帝国。

远远地,“克虏伯族长”已经看到了他的帝国,被黑烟和蒸汽笼罩着。40多个水塔和烟囱高高地伸向烟雾弥漫的天空。


其中,有的烟囱比埃森大教堂的钟楼还高。相比之下,这个在德国不算小的城市仿佛也成了克虏伯工厂的附属物。在他的工厂里,有1.2万多名工人上班。工厂拥有工厂专用的煤气和抽水站,以及消防队和警察。还设有一家医院,一些商店和自己的专用铁路。在厂房里,工人在融化生铁,锻造用在铁轨上的车轮和轴承,用生铁铸造曲轴和大炮。工人们在炎热、臭味、嘈杂和肮脏的环境里工作。特别是在高炉旁工作的人,必须要承受高温,而在另外的厂房里,由于要开天窗,让空气流入,又非常寒冷。在车间里,用大钳子夹着装满沸腾铁水的坩埚浇注时,铁水常常会烫伤甚至烫死人。不过,这些工人都愿意在克虏伯工厂工作,因为这里的福利好。


尽管如此,员工问题总是克虏伯的一块心病。他的工厂从一开始就不断地招募员工。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派职员到各个地区招募。1855年,他在埃森郊外的工厂还只有704名员工。


当时,埃森是个不大的城市,住房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没有人有足够的资本来开发房屋。于是,埃森人就把马厩、工具棚和阁楼租给工人。1840年,这个城市平均每8个人住在一两层的房屋里,到了1865年,有的地区这样的房子已经挤了18甚至24个租客。


住房紧缺,使这里很难招到工人。没有工人,工厂就无法发展。于是,克虏伯于1856年在厂区修建了一批住房,房租和伙食费都非常低廉,可以容纳200个工人。这些有点像军营的住房非常狭窄,而且住宿规章制度也非常严格:每个人必须遵守住房纪律和制度,饭前必须洗手。


到了1863年,克虏伯的工人住房已经扩大了6倍,可以容纳4200多人。这个生活区有9幢大楼,包括144套住房,每套住房有3-4个房间。煤气和用水都是由工厂自己提供。这样的住宿区形成,给工厂带来新内容。对克虏伯来说,工厂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同时也是一个生活和命运的共同体。


1887年,克虏伯的工厂已经雇用了1.2万名工人。这些工人工作辛苦,每天工作11个小时,工作环境恶劣,多数人在高炉前工作,因为高温和灰尘,他们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但是,他们相信在克虏伯公司的工作稳定,工资、面包和住房都有保障。


克虏伯特别注意产品质量,他多次去英国考察,不仅为公司引进了技术,还学到了英国人的一套企业管理方法。他认识到,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提高生产者的素质。他在提高工人的福利的同时,还对工厂实施严格的管理。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生产有序进行。而产品的质量有严格的检查,生产产品的工人的行为也受到严格监督。比如严格的考勤制度,谁迟到了5分钟,就会被扣除1个小时的工资,而这笔钱将存入企业的疾病保险基金。


这样,他的企业产品日益多样化,而且质量得到保障,公司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后来,他公司的名字也成为产品质量的标志。由于他的军工产品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在世界上都达到领先地位,德国皇帝和其他一些国家的首脑都成了他的客户。


对于技术落后的清代中国,克虏伯大炮是李鸿章的至爱。1871年,他到德国访问时,亲自去埃森考察了克虏伯工业帝国,为大清帝国的海军和海防订购了300多门克虏伯大炮。


而许许多多的德国企业就是这样,一步步地为“德国制造”这个品牌注入了十足的含金量。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制造”崛起的过程同时也是德国现代化和国家崛起的过程。德国是欧洲国家中现代化较晚的一个,而且身处欧洲中部的德国,没有多少地缘优势,却能在100余年的时间里数度崛起为世界强国,很关键的原因之一就是一直坚持以高质量的制造业为本的道路。在德国,民族国家的形成、现代化过程以及在世界地位的确立基本上是同步完成的。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我们至少还在做东西”


西班牙记者安赫尔一向关注经济领域,近来他与记者聊天时连连发出感叹,西班牙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民主化改革以来一度发展很快,当时西班牙一些工业也崭露头角,在纺织机械,甚至在航天机械制造业领域都曾在世界占据显要位置。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挣钱轻松、利润更高、来钱快的第三产业、建筑和房地产业成为西班牙人的选择。从1997年底到2008年初,西班牙房价平均年增长10%,有些年份的增长幅度甚至达到30%。大量投资从工业抽离,使西班牙制造业逐渐萎缩。


确实,当美英等西方国家纷纷把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外包,自己转向来钱更容易的金融业时,德国仍将主要精力放在制造业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正是这种制造业立国的发展战略,不仅让德国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促进了德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也使得德国具备了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坚实产业基础。在《每日电讯报》相关报道后,有英国网友留言称,当年英国首相布莱尔曾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询问德国经济成功的秘诀,默克尔回答说:“我们至少还在做东西,布莱尔先生。”


除了对制造业的坚持外,“德国制造”长盛不衰还在于“质量”和“创新”。事实上,早在187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德国产品被视为廉价的劣质品时,德国学者就开始呼吁工业界清醒过来:占领全球市场靠的不是廉价产品,而是质量。20年后,英国罗斯伯里伯爵1896年就表示,“德国让我感到恐惧,德国人把所有的一切……做成绝对的完美。我们超过德国了吗?刚好相反,我们落后了。”


德国大众公司一名工程师对记者说,“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如果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可以实现零缺陷的目标。”这样的“质量”意识甚至体现在德国家庭中。在德国,许多家庭主妇煮鸡蛋要用量具精确量出水的容量,下面条同样要用天平秤面条的分量。美国《新闻周刊》曾在题为“众厂之厂”的文章中感叹,“ 德国制造 之所以称霸世界,是因为德国人能把普通的金属敲打成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


在另一个以质量闻名的“制造大国”日本,记者看到,人们对宝马、奔驰等德国车同样充满向往。《日本经济新闻》称,英国产业革命带来了世界工业大发展的契机,但是真正将世界工业制造推向高潮的是“德国制造”。从造船、钻探机械制造,到高速列车、地铁、汽车、飞机等的制造,德国从来没有离开过世界前三名的位置。日本的高速铁路最初也是引进的德国技术。


在欧盟企业研发投资排名中,前25位就有11家是德国公司。不少德国中小企业都有自己领先世界的技术。德国克拉斯集团是一家农业机械制造商。人们印象中这类机械傻大黑粗、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克拉斯集团生产的联合收割机由卫星和激光提供精确导航,实时的感应器可以测算每一平方米的产量,并且即时调整下个季节施用的种子和化肥量。


尽管该收割机每台标价40万欧元,比其他国家的同类收割机价格高1/3,但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大农场主们仍趋之若鹜。德国伍尔特公司只生产螺丝、螺母,但产品的应用上至太空卫星下到儿童玩具,年销售额达到70多亿欧元。


在调查中,中国网友认为德国制造业对中国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有网友留言说:“如果不是德国制造业率先走进中国,我们几乎不知道我们离世界那么遥远。”


德国制造会被中国收购吗?


近来,由于受欧债危机等因素影响,德国对“德国制造”有不少担忧。特别是近来“中国制造”频频传出收购“德国制造”的消息,更令不少媒体紧张。德国新闻电视台就以“中国购买 德国制造 ”为题报道说,凭借低欧元汇率和欧债危机,拥有充足资金的“中国制造”的触角已经伸向德国企业。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称,很多拥有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德国制造”品牌面临永远消失在历史中的困境。


实际上,“中国制造”的崛起令德国人心态很复杂。一方面,“中国制造”此前集中于低端,需要大量德国机械产品。德国管理学大师赫尔曼·西蒙曾自豪地称,“中国或许是世界工厂,但德国是世界工厂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当“中国制造”真正开始向高端进发时,不少德国人忧心忡忡,还有德国企业要求政府对来自中国的产品严加管控。在近年来的德国各大商品博览会上,中国参展产品被德海关等部门指责仿冒而没收罚款的事件屡屡发生。


“当我们今天对中国人嗤之以鼻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德国人先前也做过同样的事儿,”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经济史教授迪特尔·齐格勒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坦承,126年前,德国产品质量是否真的差不好说,但德国当时劳动力成本低,的确有竞争优势。德国《世界报》在题为“ 中国制造 走向世界顶级品牌”的文章中称,中国产品被认为廉价低质的时代越来越成为过去,很多中国企业重视质量,力图打造世界顶级标牌。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制造业的兴衰往往超越了产品本身,必须更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收购是现代经济的一个手段,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市场竞争中的输赢取决于企业和国家本身。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和德国同样经历了货币大幅升值,两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同样面临巨大压力。但与日本不同,德国没有紧紧盯住汇率,逼着企业在压力下不断挖掘潜力,自我改造,结果“德国制造”至今能够领先世界。丁纯认为,实际上,塑造“德国制造”的严谨和与时俱进等民族性格都是在竞争压力下养成的。


相关文章